有镶套的热锻模具用什么模具钢好?
针对镶套热锻模具的材料选择问题,当硬质合金(如钨钢)出现开裂,而W360模具钢则面临塌模挑战时,选择适宜的模具钢成为关键。在此情境下,对比1.8433与1.8566两种模具钢的适用性尤为重要。
镶套的热锻模具通常能显著提升其抗击打能力,大约在1.5至2倍之间,这减少了模具因极端条件而严重开裂的风险。因此,此类模具的设计往往侧重于高红硬性、高硬度、高韧性以及良好的导热性能。
硬质合金虽具备足够的硬度和出色的红硬性,但其脆性较大,易于崩裂,且对水冷敏感,遇水易开裂。W360模具钢,硬度范围在HRC54-57,作为不含钨的高钼热作模具钢,虽红硬性和韧性尚可,但硬度不足及高温强度较弱,导致了塌模现象。
相比之下,1.8433模具钢虽然抗高温软化性能优于H13模具钢2-3倍,硬度达到HRC50-54,但其强度相较于W360仍有不足,因此可能不是最佳选择。而1.8566模具钢则展现出卓越的综合性能:其抗高温软化性能与高速钢SKH-9相当,硬度高达HRC58-60,韧性为SKH-9的4倍,且导热系数高,支持快速散热,即便直接水冷也不会开裂。此外,1.8566的高温强度和韧性远超硬质合金,是替代硬质合金用于镶套热锻模具的理想材料。
实践中,许多原本采用硬质合金的热锻模具制造商已转向1.8566模具钢,因其高硬度、高韧性、高热稳定性和高导热系数,使得模具在热锻过程中不易开裂,耐磨损且抗塌模性能优异。特别是在不锈钢热锻领域,1.8566模具钢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,有用户反馈称,使用该材料的模具在热锻304不锈钢时,能连续生产一万个产品而不发生塌模或开裂,表现出色。
对于镶套热锻模具,尤其是对抗热磨损性能要求极高的场合,1.8566模具钢以其出色的综合性能,成为了值得尝试的优选材料。